您的位置  美容心得美容秘籍

政策引领,中药产业奋力转型(二)

  • 来源:互联网
  • |
  • 2021-01-23
  • |
  • 0 条评论
  • |
  • |
  • T小字 T大字

中药产业发展仍待走出困境


近年来,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对健康美好生活需求的提升,对于中医药也有了更高的期盼;中医药作为中国原创科技、文化与产业的交汇点,“一带一路”倡议对于中医药走出去提出了更迫切的需求;新时期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创新、绿色、融合发展,更对中药产业提出了“提质增效”的要求。目前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正处于能力提升推进期、健康服务拓展期、参与医改攻坚期和政策机制完善期。这些新期盼、新需求、新要求,既是中医药发展的动力,也是中医药面临的压力。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医药产业经历了二十余年的黄金时期,中药产业同样经历了多年的高速增长,且在多数年份,中药产业增速高于医药产业平均增速。从2012年开始,随着新医改的深入和医保控费系列政策出台,医药行业增速下滑,2015年跌至谷底,增速跌到了一位数,而中药产业增速低于医药行业平均水平,近年来甚至在医药工业各子领域中增速连续垫底。2016年以来,随着医保进入精细化控费阶段,以及多项鼓励医药创新政策开始逐步产生效果,医药产业总体营收增速呈现逐步回升态势,但中药行业仍面临较大困境。


(一)中药行业总体情况


1.主营收入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中药产业开始快速增长,2006~2016年,中药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0.59%,尤其在2009年新医改方案出台以后,中药产业市场规模加速上升,2009~2013年连续5年保持高位增长,增速在整个医药工业中居于领先地位,行业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中药工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235亿元上升到2016年的8653亿元,增长了约36倍,占整个医药工业市场规模的29.2%。2019年中药工业总产值为6520亿元,较上年增长3.6%(图1)。


2.行业利润


从行业利润来看,经历了与营收规模类似的变化。2015年以前,中药产业,尤其是中成药制造行业平均利润率多数年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2015年后逐渐下降,开始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中药产业(中成药+中药饮片)利润率为11.60%,较上年同期下跌8.10%。其中,中药饮片加工业利润率仅为8.4%,低于行业平均水平,2019年较上年同期利润进一步大跌25.5%;中成药制造业利润率为12.9%,较上年同期微跌1.8%(图2,图3)。



注:行业营收增速数据是根据重新审核认定上年同期数据推算而来,故与上年发布实际数据有出入。




(二)中成药制造业


现代中成药制造行业是我国中药工业的中流砥柱,也是我国中医药科技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环节。



中成药制造行业是中药产业的主体,2016年我国中成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697亿元,为截至目前历史最高水平;2017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736亿元,出现多年未见的负增长;2018年,我国中成药制造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55亿元,利润总额641亿元;2019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587亿元,利润总额593.2亿元(图4)。


(三)中药饮片加工业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根据辨证论治和调剂的需要,对中药材进行特殊炮制加工后的制成品。中药饮片作为中药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处于产业链的中间位置,上承中药农业,下接中成药、提取物、保健品和中医临床,是传统中药三大产业支柱之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中药饮片加工产业的主营收入和利润2019年均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产业发展面临危机。


过去20年间,中药饮片产业规模突飞猛进,取得了长足发展。中药饮片工业总产值1996年为4.7亿元,2017年饮片工业主营收入达2165亿元,二十余年间产业规模增长了460倍,年均增长率超过30%,远超同期医药工业平均增幅。中药饮片产业营收占医药工业的比例也从不足3%增加到2017年的7.3%。


但最近两年,中药饮片产业增速迅速下降,2019年增速突然掉头向下,2019年我国中药饮片工业主营收入为193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也是整个医药工业里唯一出现下降的主要领域(图5)。


中药饮片工业利润率一直较低,多年来在6.5%~8.5%间波动,远低于医药工业10%~13%的平均利润率。2019年中药饮片工业平均利润率为8.4%,仅相当于医药工业平均利润水平的63.6%(2019年医药工业平均利润率为13.2%),除中药饮片外,其他主要领域利润率均在11%以上。


中药饮片利润增速更令人担忧,2019年中药饮片行业利润大幅下跌,总利润同比增长-25.5%,出现近年来罕见的负增长(图6)。



注:增长率数据系统计部门根据上年数据最终修订值得出的,故与直接计算数据有出入,下同。



近年来,作为中药产业主体的中成药制造业,连续几年在医药工业各子领域中增速垫底,发展势头呈现相对弱势。中药企业的创新活力不足,中药产业整体竞争力呈现相对下降。此外,中药产业还面临产业集中度低、重磅药物缺乏、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药材质量整体水平明显下滑、中药饮片炮制特色淡化、中成药临床价值定位不清等一系列问题。在医药全产业“提质增效”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大环境下,中药行业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


中药新药注册分析


中成药创新品种的成功上市,显著提高了防治重大疾病的效果,对降低重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发挥着重要作用。部分新药研发的创新性和质量明显提升,为我国中医药产业提供了创新品种,对带动产业升级,有效提高中药企业市场竞争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了巨大的带动作用。


(一)中药新药申报及审批结果


中药新药上市申请方面,国家药监部门受理的中药NDA申请2015年共20件,受2015年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核查工作影响,2016年为0件,2017年1件,2018年8件。2015~2019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共14件,其中2015年7件,2016年2件,2017年1件,2018年2件,2019年2件。截至2020年9月,2020年有3个中药新药获批(图7)



(二)近年来获批的中药新药


近年来,共有7个中药新药获批,具体情况见表7。


表7近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中医药深度介入、全程参与救治患者,为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涌现出以“三药三方”为代表的一批中药方药,成为抗击疫情的关键“武器”。其中“三药”为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金花清感颗粒,是已上市中成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广泛应用,取得了一系列临床研究数据。2020年4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三药”新增新冠肺炎适应证。“三方”为针对新冠肺炎而形成的清肺排毒汤、化湿败毒方、宣肺败毒方三个新组方,基于“三方”的新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先后获批临床使用。


(三)总结与启示


1.面向现实的临床需求


面对目前尚未充分满足、因生活方式改变或伴随新的治疗手段而产生大量新的临床需求,应用中医药的理念、策略、方法,尤其是通过创新的中药,可以更好地满足(或替代)这些临床需求,这不仅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更具有显著的产业导向意义。近年获批的几种中药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如芍麻止痉颗粒、丹龙口服液都是针对明显尚未得到较好满足的临床需求的,这些领域尚无临床优势特别突出的药物。这些中药新药获批,不仅可有效满足临床需求,对于企业而言,也具有较低的市场推广成本和临床认可度,具有显著的市场价值。从现实临床需求出发,寻求中医药的有效方药解决方案,这正是中药新药研发的起点。


2.源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


通过近年获批的中药新药可以清晰地看出,获批的这几种药物基本都具备非常丰富的临床实践,如金蓉颗粒和丹龙口服液均源自应用多年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另外几个产品也是源自中医名家多年的临床验方。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为产品的临床研究提供了相对清晰的目标和预期,自然相对更容易获得预期较好的临床试验结果,成为产品能够顺利通关的重要保障。


长期以来,如何证明中医药的有效性是制约中药临床价值评价的核心难题,2020年1月7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原则(试行)》,这是国内首个关于真实世界证据支持药物研发与审评的指导性文件。“真实世界研究”较为契合中医个性化诊疗和整体疗效评价的特点,不仅可用于上市后中药再评价,也有利于助推中药新药临床审批上市。随着《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法规和针对中药人用经验整理和总结的技术要求进一步明晰,中医临床实践总结在中药新药注册审评中的作用将日益显现。可以预见,拥有丰富临床实践应用的方药,尤其是已经具有相对固定物质基础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将成为中药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通道。


3.立足中医理论的支撑


当前,中医药面临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尴尬局面,严重制约着中医药的发展。分析中药上市新药可以发现,2014年至今没有新的中药注射剂获批,2016年至今没有单方中药新药获批。从剂型上看,2016年以来获批的7种中药新药,5种为颗粒剂,1种为口服液,1种为外用膏剂,均为相对传统、生产工艺较为简单的剂型。2016年以来获批的中药均具有清晰的中医理论支撑,即使适应证为相对具体的西医疾病,同样在用药人群、疾病分型、诊疗理念上突出中医药特点,甚至是在原有中医诊疗理念上有所创新的组方,可谓是“中”字当头。随着中药新药数量的大幅下降,中药的中医药特色要求也进一步突出,符合中医理论框架认知,成为中药新药的必然要求。


4.制度创新对中药新药的支持


虽然中药创新在技术层面依然步履艰难,但在制度层面,已经为中药产业开启新时代产学研合作的创新道路铺平了政策基石。


MAH制度的初衷是为鼓励创新、整合产能,近年来获批的多个中药新药已经受惠于MAH制度试点。例如2016年,成都圣康药业的九味黄连解毒软膏是我国第一个以MAH取得新药证书的中药品种;2017年,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丹龙口服液是我国第一个以MAH上市的中药品种;2018年获批的金蓉颗粒是第一个由研发机构作为持有人进行委托生产的中药品种。随着新修订《药品管理法》的实施,在MAH制度全面实施的推动下,科研机构将有机会真正分享到其科研成果带来的直接经济利益,这将有力调动创新的积极性。


5.儿童用药成为突破口


目前,儿童用药市场规模仅占医药行业的5%,但儿童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约16.6%,儿童用药市场远未饱和。《2016年儿童用药安全调查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儿童专用药仅60多种,占比仅为1.7%;全国4500多家药企中专门从事儿童用药生产的仅10余家。2018年我国儿童用药市场规模突破了1500亿元,但截至目前,儿童药市场依然是一个相对竞争不充分的市场,市场潜力巨大。由于儿科用药产品的临床研究限制条件众多,儿童用药安全性要求较高,儿童专用药开发难度大,近年来新上市的产品并不多。为了鼓励儿童用药的研发,国家各有关部门都给予了极大的政策支持,药监部门也致力于加快儿童药的审评审批,2019年获批的两个儿科新药都是中药。


(四)中药创新面临的问题


1.中药创新面临“转型”阵痛

2015年国家药监部门发布文件严查新药临床数据造假之后,1000多个新药申报撤回。在随后的几年里,当时撤回的化学药、生物药,很多整理了临床实验数据后重新申报,而中药却很少再次申报,甚至两年里仅有1个中药NDA申请。2018年以来,中药NDA申请在逐步恢复中。此外,影响中药新药申报更重要的原因是药品审评审批理念的转变,使中药行业“掉队”了。


近几年来,我国中药新药的审评审批理念转向以临床需求为导向。这种变化固然是积极的,也是业界一直呼吁的,朝向符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但对现存“池子里”在研中药品种构成了重大挑战。虽然监管方近年来做出了诸多努力,但很多中药企业并没有真正理解或准备接受这样的中药新药理念,很多中药企业对于新药研究开发抱着观望的态度。当前,中药行业创新正在承受着中药价值理念转变带来的转型“阵痛”,面临“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而这也为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持推进中药新药研发,坚持临床需求导向和中医药特色的企业和其新产品上市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2.中药新药研发周期过长


可以看出,近年获批的中药新药大都经历了超过10年的研发周期,这种超长的研发周期不利于提升中药研发的积极性。企业开展中药新药研发工作,从新药立项到获批上市,再到获得收益,周期在十几年以上,在当前甚至是中长期的业绩中都难有体现,期间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使很多企业难以下定决心投入研发;同时,中药新药投资回收周期过长,对于投资方来说相对难以深度参与。


  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是中药新药项目能够顺利完成,进而获得长期收益的关键。从临床优势组方(中医医师)→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医院)→研发中药新药(科研机构)→新药上市(企业),是一条较为便捷、可行的中药新药研发路径。目前看来这条中药新药的研发路径虽然是可以走通的,但整个周期过长,且涉及利益环节较多,从而使得项目的风险分担、利益分配都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超长的中药新药研发周期与中药注册监管及技术要求日益复杂有关,更与过去20年间我国中药注册技术要求不断提升、新药技术方向反复变化有关。随着2019年全国中医药大会的召开,中央对于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方向一锤定音,随之而来的是中药新药价值理念的进一步明确,并逐渐获得行业共识,未来中药研发周期过长的问题或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中药新药研发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困惑和艰难的转型,当前其发展方向和政策趋势已经明确,实现的技术路径也在逐步清晰,现在已经到了可以重整旗鼓、重新上路再出发的时候了。过去“短平快”的中药新产品“批量”开发模式已经一去不返,未来的中药新产品开发,必然是“深耕细作”,深入临床实践,从临床需求出发,找出确有临床优势和丰富临床数据积累的中医候选方药,通过翔实、可信、中医药特色明确的研究,证明药品的价值,进而获得监管方的认可,获得批准上市。尤其已经具备多年应用历史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基于清晰的用药经验积累,如开发为中药新药,不仅能够大大地缩短研发周期,同时也具备更明确的临床价值,或将成为未来中药新药开发的关键突破口。(摘自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9年中国药品蓝皮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